公元626年7月2日,正值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,大唐都城长安城内爆发了一场震惊朝野的政变。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门设下埋伏,亲手射杀了自己的长兄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。这场骨肉相残的政变彻底改变了唐朝的政治格局。仅仅两个月后,李世民便逼迫父亲李渊退位,自己登基称帝,开创了贞观之治的新纪元。
从传统伦理道德来看,玄武门之变无疑是一起违背人伦的惨剧。但李世民凭借其卓越的治国才能,最终用辉煌的政绩洗刷了这一污点。在论功行赏时,李世民对功臣的封赏却出人意料。尉迟恭、房玄龄、杜如晦、长孙无忌这四位重臣位列前茅尚在情理之中,但名不见经传的侯君集竟能高居第五位,着实令满朝文武大跌眼镜。
展开剩余73%客观而言,侯君集虽为秦王府旧部,资历深厚,但其才能确实显得平庸无奇。他既不像秦叔宝、尉迟恭那样是冲锋陷阵的猛将,也不似李靖那般运筹帷幄的帅才,更比不上房玄龄、杜如晦这样的智囊谋士。这样一位看似平平无奇的武将,为何能获得如此殊荣?
《旧唐书》中记载的真相令人恍然大悟:建成、元吉之诛,君集之策居多。原来在李世民犹豫不决之际,正是侯君集与尉迟恭多次进谏,力促其下定决心。在这场决定大唐命运的政变中,侯君集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。因此李世民特别强调,前五位功臣并称第一,足见对其功绩的认可。
然而与其他开国元勋相比,侯君集的缺陷也相当明显。在军事才能方面,他仅是个初出茅庐的将领,实战经验匮乏;在文化素养上,其水平与程咬金不相上下,都称不上学识渊博。但难能可贵的是,侯君集对自己的短板有着清醒的认识。
在军事方面,他主动拜名将李靖为师,潜心研习兵法韬略。更可贵的是,他先后参与了征讨东突厥和攻灭高昌国两大战役,在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作战经验。在文化修养方面,这位武将展现出惊人的求知欲。按常理,立下玄武门之变这样的大功,本可坐享荣华。但侯君集却反其道而行,在受封后更加发奋读书。虽然史书未详载其苦读细节,但从他后来以兵部尚书入阁拜相,并主掌吏部铨选要职来看,其学习成效确实非同凡响。
如果说能力不足尚能勤学弥补,那么性格缺陷则更难克服。名臣魏征曾向太宗力荐侯君集,甚至建议将禁军兵权悉数托付。但太宗明察秋毫,看出此人好大喜功、才不配位,故而未予采纳。更令人不齿的是,当李靖未将兵法精髓倾囊相授时,侯君集竟诬告恩师谋反。李靖从容应对:臣所授兵法,已足平定四夷。君集犹嫌不足,实存异心。这番对答,既显名将气度,又暗指侯君集野心勃勃。
侯君集的谋反之心,很可能萌生于平定高昌之后。此战中他立下不世之功,不仅灭亡高昌国,更生擒其王。然而在胜利冲昏头脑之际,他竟擅自释放囚犯、私吞国库。虽得太宗宽恕,但未获封赏的待遇让他心怀怨怼。
这位武将一生功过参半,能位极人臣全赖对太宗的忠心。可惜他最终忘记这一根本,竟勾结太子李承乾谋反。可笑的是,未等他人告发,其女婿贺兰楚石就主动向太宗揭发。太宗此前虽多次收到李靖、李道宗等人的预警都未轻信,但面对至亲的指证,终使侯君集伏法。这位凌烟阁功臣,最终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,实在令人唏嘘。
发布于:天津市比较好的股票配资,股票炒股配资平台,炒股配资服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