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这天气啊,真是热得让人怀疑人生。出门五分钟,流汗两小时,连吃饭都成了世纪难题——看见油腻腻的炒菜就头皮发麻,闻到烧烤摊的烟火气就想绕道走。这时候要是来盘凉飕飕、酸溜溜的凉拌菜,简直就是拯救味蕾的天使啊!
作为一个资深"怕热星人",我这些年可没少在凉菜上下功夫。今天就把私藏的6道神仙凉菜配方大公开,保证比空调房里啃西瓜还过瘾,关键是不用开火,厨房小白也能轻松搞定!
第一道:脆生生拍黄瓜(3分钟速成版)
要说凉菜界的顶流,拍黄瓜绝对稳坐C位。但很多人第一步就错了——用刀切黄瓜的统统面壁思过去!正宗做法得把黄瓜放案板上,用菜刀啪地拍裂,再掰成不规则块状,这样粗糙的表面才能挂住更多料汁。
我的秘方是:加半勺芝麻酱调成糊状,再淋两勺香醋,撒点蒜末和炸花生米。重点来了:一定要把黄瓜装保鲜袋放冰箱急冻10分钟,那口感简直像在嚼冰镇翡翠!上次闺蜜来我家连黄瓜汤都拌米饭吃光了。
展开剩余76%第二道:酸辣蕨根粉(贵州土著配方)
去年去黔东南旅游时,在苗寨学到的开胃神器。蕨根粉用温水泡发半小时,配上折耳根(鱼腥草)碎和糊辣椒面,浇上自制的木姜子油,那股子酸辣中带着山林气息的味道,瞬间打通任督二脉!
怕折耳根味道冲的可以换成香菜,但千万记得加一勺贵州酸汤,网购关键词"红酸汤酱"。我同事小王原本最讨厌吃凉粉,尝过这个之后居然把外卖APP头像都换成了蕨根粉照片。
第三道:麻酱豇豆(北京胡同味儿)
豇豆焯水的诀窍是水里撒勺盐,颜色会更翠绿。煮熟后过冰水保持脆度,这时候调个二八酱——两份芝麻酱兑八份矿泉水,加腐乳汁和现磨芝麻。豇豆得像编辫子似的盘在碗里,淋酱时要从顶部慢慢渗透下去。
上周给我爸做这道菜,老爷子吃得摇头晃脑,非说吃出了他年轻时在国营食堂的味道。其实秘密就是最后那勺现炸的花椒油,"滋啦"一声往上一泼,香味能飘到隔壁单元去。
第四道:泰式芒果大虾沙拉(假装在普吉岛)
这道菜的精髓在于选青芒果,用刨丝器刮成缎带状的薄片。虾仁记得用柠檬汁腌十分钟去腥,配料要有炸洋葱碎和烤椰子片,酱汁必须现捣香茅和青柠叶,超市买的成品酱根本没有灵魂!
上个月同学聚会我带了这道菜,那帮喊着要减肥的女生最后连芒果核上的肉丝都啃干净了。有个在泰国务工过的同学说,比曼谷网红店的味道还正宗,其实我就是把路边摊学来的配方改良了下。
第五道:东北大拉皮(加点小心机)
拉皮要选马铃薯粉做的,泡发后晶莹剔透能透字儿。常规操作是加黄瓜丝和肉沫,但我发现放点应季的脆桃丁特别妙,甜滋滋的水果香刚好中和芝麻酱的厚重感。去年夏天靠这道菜在小区厨艺大赛拿了"最具创意奖"。
关键提示:拌的时候要戴一次性手套上手抓,比用筷子搅拌入味十倍!我家楼上的东北大姐尝过后,非要拿她家腌的酸菜跟我换配方。
第六道:云南鬼鸡(名字唬人味道惊艳)
这是道傣族特色菜,煮熟的鸡胸肉撕成细丝,重点是要用青柠檬汁代替陈醋,加缅芫荽和树番茄拌成。酸辣中带着果香的复合味道,吃一口就像在西双版纳的雨林里吹过一阵凉风。
第一次做给男朋友吃,他盯着黑乎乎的鸡丝不敢动筷(树番茄染的色),结果尝了一口就把整盘端走了。现在每周五下班都暗示我:"今天要不要再召唤个小鬼?"(指做鬼鸡)
写完这些菜谱我自己都咽了好几次口水。其实凉拌菜最迷人的地方,就在于那点不按套路出牌的创意——就像生活,有时候打破常规反而能收获意外惊喜。对了,你们夏天必吃的一道凉菜是什么?快来评论区安利给我,拯救下我的选择困难症!
发布于:湖北省比较好的股票配资,股票炒股配资平台,炒股配资服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