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们说一架F-35战斗机要花八千万美元,但没人告诉你,真正的代价,可能是为了那么一小撮金属粉末,停下整条生产线,然后遥遥无期地等待。这事儿就发生在灯火通明的厂房里,机器都在,工程师也在,一切都静悄悄的,就因为缺了那点儿来自大洋彼岸的东西。
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,五角大楼的报告摊开来看,数字冰冷得吓人。一艘“阿利·伯克”级驱逐舰要用掉2.3吨稀土,一艘“弗吉尼亚”级核潜艇,胃口更大,得吞下4.2吨。这些所谓的“工业维生素”,成了美国尖端武备的“阿喀琉斯之踵”。特朗普当年挥舞关税大棒,把全世界的贸易规则搅得天翻地覆,可面对这个局面,那些手段就像一拳打在棉花上,毫无声响。
其实这事儿说起来挺没劲的,并没有什么惊天阴谋。几十年前,当美国和西方国家因为环保和成本问题,把这些又脏又累的稀土提炼产业往外推的时候,大概没人想到会有今天。中国就这么默默地接了过来,一干就是几十年,从挖矿到最核心的精炼和分离技术,做成了一个别人插不进来的闭环。全球90%的稀-土-供应,就这么攥在了手里。
现在华盛顿那边才像刚睡醒,国会紧急批准4.39亿美元,投给美国本土唯一能规模化生产的MP Materials公司,高盛、摩根大通这些华尔街大鳄也跟着砸钱。目标喊得很响亮:2027年,军工供应链“去中国化”。可现实呢?MP Materials主要产的是轻稀土,真正卡脖子的高端武器用的中重稀土,它还是无能为力。更要命的是,你就算挖出了矿,可从矿石变成F-35雷达里那块小小的磁铁,中间那套复杂的工艺,美国人自己都快忘了。
但故事要这么简单就好了。真正让美国军工圈感到一丝寒意的,可能还不是稀土,而是一个叫“镓”的东西。这玩意儿,外观银白,看着不起眼,却是现代半导体和AESA雷达的“神经”。没了它,所谓的“战场感知优势”就是一句空话。中国几乎垄断了全球98%的金属镓产能,当2023年北京宣布对其实施出口管制后,美国的镓进口量应声暴跌。
这下子,想找盟友“曲线救国”的路也堵死了。去问德国、比利时,才发现他们精炼厂的原料,源头还是在中国。整个产业链就像一张巨大的网,所有线头最终都汇集到一处。美国能源部和兰德公司推算过,美国要想从零开始,重建一条完全独立、不受制于人的供应链,最乐观的估计也要十年时间和三千亿美元的投入。十年,在如今这个时代,足够发生太多事了。
所以,你看,有些牌局的输赢,在开局时就已经定下了大半。这不是靠提高关税或者总统行政令就能翻盘的游戏。当你的对手控制了制造你手中王牌所必须的纸张和油墨时,你手里的牌再好,也只是一张废纸。美国或许可以重新学会挖矿,但那些失去的时间,和早已被对手写进规则里的产业优势,又要去哪里找回来呢?
比较好的股票配资,股票炒股配资平台,炒股配资服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